正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句话绝没有任何虚假。
朱拓以为,大明经过二十余年的治理,百姓们的生活就算没有岭南那么富裕,但是总能有饭吃。
但是,晋地发生的一幕幕事情,让朱拓意识到,灾荒之年,大多数的百姓,都是吃野菜、啃树皮。有的百姓,连野菜和树皮都没得吃。
甚至,还能发生“易子而食”的事情。
看到这些事情,朱拓的心情变得极为复杂。
自从来到这个时代之后,朱拓一直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大明国百姓的生存条件。现在来看,他做的还远远不够
朱拓心情起伏之际,吕青和士子梁从车厢抬出粮食,分给路上遇到的灾民。
朱拓沉默了好一会儿,才缓缓问道:“这些灾民要赶去什么地方”
姚广孝看着灾民行走的方向,沉思片刻,说道:“应该是赶往太原,太原是晋地的腹中,一向富裕。这些灾民赶过去,或许能有一口饭吃。”
朱拓点了点头,又叹口气道:“太原城距这里有两百多里,他们只凭双脚行走,速度很慢,恐怕还没走到太原城,就要饿死大半”
说到这里,朱拓看向那些灾民,大声道:“诸位,我有一个办法,能让你们活下去。”
闻言,众位灾民纷纷看了过来。
朱拓大声道:“从这里向西五十里,有一个徐平县,那的县令姓周,生性仁慈善良,你们要是赶过去,周县令会给你们提供吃食的。”
“真的吗”
听到朱拓的话,数位灾民顿时面露狂喜之色,纷纷跪下向朱拓道谢。
朱拓扶起其中一人,提醒道:“你们路上要是遇见其他灾民,也这样告诉他们。记住,要让灾民们都去徐平县,这样才能活命,知道吗”
“小人记下了。”
姚广孝见状,在一旁提醒道:“大王,灾民何其多也,咱们救不完的,如今还有更重要的事。”
“嗯,本王知道。”
朱拓颔首,傲然道:“不过本王是大明的皇子,需要考虑大明治下的每一位百姓如今遇到这种情况,本王不可能坐视不管。”
作为新时代的三好青年,朱拓内心还是有些理想和抱负的。
姚广孝称赞道:“大王仁义。”
“你觉得本王仁义是吧”
朱拓咧嘴一笑,又问道:“那你想不想和本王一样仁义呢”
“啊”
“本王担心,姓周的那家伙会耍什么花招,所以想让你回徐平县坐镇,妥善安置这些灾民。要是姓周的不愿意,你就将他宰了。”
对于姚广孝的能力,朱拓还是一清二楚的。历史记载,姚广孝跟随着朱棣造反,负责安顿民生,将那些攻占的地方治理的井井有条。
“是。”姚广孝点头称是。
姚广孝离开后,朱拓按照事先的计划,换上寻常人的服饰,又将车马粮饷藏于山洞,三百人的队伍分成数批,不惊扰官府,悄无声息的进入到顺平府。
顺平府的知府名叫李宽,约有四十多岁,长得白白净净,一笑起来,像个笑面佛一样。
朱拓打听到知府的住址后,便招呼着吕青、士子梁等人,马不停蹄的赶去了。
到了李宽府上,朱拓才知道,这老小子竟然在给他老娘举办七十大寿
好家伙,晋地的百姓都快饿死了,他竟然还有这种闲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