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的几天,宋惜白都格外谨慎小心,几乎就没有再出过东宫。
而太子也并没有表现出任何的异样,他身边的幕僚也好,内侍也好,都没察觉出他有任何变化。
之前的计划,在按部就班地进行。
金幕僚去拜访了宋昔年兄弟俩后,相谈甚欢,没两天,就制定出了一个详细的计划,带回来禀告太子。
“殿下,宋大公子提出经营药材,倒是比属下先前所想的作粮食买卖更好。您觉得呢”
太子心中宽慰。
“就依金先生说的办吧”
太子敲定后,拨了一万两银子给他,作为起始资金。
太子也是有公库和私库的,公库其实就是詹事府的库房,每年他的俸禄都用在这里了。詹事府的官员们虽有朝廷俸禄,但太子也会贴补、奖励。
因这“生意”是私下做的,不能走明账,所以太子是从自己的私库里取的。
金先生捧着一匣金子,精神抖擞地出了宫,立马和宋昔年会合。
宋昔年已经在看铺子了。
因前朝之鉴,本朝对于金银把控十分严格,普通老百姓用铜钱居多,金银子兑换比较高。加上没有通货膨胀,物价都保持在稳定的范围内,这一匣金子可以用很久。
宋昔年和金先生在京城转了三四天,最后在城南租到了铺子。
因宋思源太医的身份,加上做的是药材生意,铺子的老板便宜了两成租金,还不用押金。
不过,老板提了个额外条件,希望能得一份宋太医的名帖。
太医的名帖,主要是用于以后,万一家里有人得了重病,这可是救命的东西。
宋昔年当然不会拒绝,不但给了他爹的名帖,还主动给老板一家子把脉看了个遍。
他虽然不打算从医,但学了二十多年的医术,根基还是在的,看一些普通病症不在话下。
随后,宋昔年看出了老太太的头风之症,几贴药下去,老太太好多了。
老板感激涕零,自发给亲朋邻里宣传起来。
铺子还没开起来呢,宋昔年“小神医”的名号就先打出去了。
甚至还有人苦苦来求看病的。
尽管宋昔年对外说明自己不行医,只卖药,来的人依然络绎不绝。
他不看病,也不好叫那些病人失望而归,就联系了附近的医馆,将这些病患分流到了其他医馆。
等他回来时,拿了七八张合约,都是医馆和他定下的购药契约。
金先生看得目瞪口呆。
他发现自己好像没有用武之地了。
这位宋大公子,根本不需要自己,单凭他自己一个人就能把这生意做起来啊
同时,金先生也意识到,一位好的大夫,对于药铺、医馆行业来说,那就是一块金字招牌
想到这,金先生有些遗憾。
宋大公子怎么就不行医了呢
他还真的就去问宋昔年了。
宋昔年神情淡淡,回了句:“宋家祖训,行医者需有一颗悬壶济世的仁心。”
金先生不是很明白,但宋昔年没有再解释的意思,他只能讪讪作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