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很香。
就是病好之后,刘辩发现蔡邕在给他上课时看他的眼神有点说不出的奇怪。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刘辩发现灵帝在处理奏书公文时,让他插手的时间变少了。
刘辩明白大概因为灵帝觉得他太累了。
但他很想对灵帝说,这样的关心,大可不必。
不过生病一事也给了刘辩一个警醒,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他现在还年轻,一定要劳逸结合。
而且以刘辩这几个月处理奏书公文的经验,算是小有收获,倒也不至于会为少接触奏书公文而烦恼,毕竟官员任命等大权一直掌握在灵帝的手中。
公文自不必说,国家与官僚体系运行时有些必须存在的东西需要得到最高层的审查和批准。
比如地方上的举孝廉和恩荫为官、三公府对各自管理下官员的考核,岁末各地的上计等等。
在一般情况下,这些公文都有惯例可寻,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刘辩对于汉室的了解。
剩下的就是比较繁杂的就是官员的奏书了。
得益于灵帝雁过拔毛的选官制度,许多在西园交了钱的地方官员抵达州郡之后,会第一时间通过包含却不限于收受贿赂、贪污公款、私加赋税等方式去把花掉的钱赢回来。
一旦收到此类弹劾奏书,朝廷通常情况下会第一时间派人查证,偶尔会根据弹劾人的身份和具体情况选择其他处理方式。
这类官员互相弹劾的奏书,是刘辩处理过的涉及实务的奏书中最多的。
这是好事,起码能让刘辩知道地方上的确存在问题,虽然这个问题刘辩暂时改不了。
但如去年荆州出现问题的三个郡,在出事之前,那叫一个生机勃勃、万物竞发。
刺史、太守、县令没有一个提出问题的,问就是政通人和。
就目前情况来看,刘辩觉得刺史这个一州的监察官已经有点落伍了。
过去,以公车为标志的吏民上书好歹能发挥点情报机构的作用。
但时至今日,言路阻塞,吏民上书制度形同虚设,起码刘辩这几个月没遇见过一次。
刘辩觉得,至少要有一个情报机构,能够确保那些“政通人和”的郡县是真的政通人和,而不是一场在某些人的主导之下,上下勾连的竭泽而渔。
只是他还不能确定,要不要先向灵帝建议成立这么一个机构。
不是刘辩看不起灵帝,而是随着他越来越了解灵帝,他很确定,灵帝极大概率会同意这个建议。
只是以灵帝的作风,若是有这么一个机构,必然是以宦官为主导,但灵帝管不住宦官的手。
这样只会让这个机构成为灵帝和宦官的另一个敛财工具。
除非能由他来主导。
……
灵帝的勤政没有持续太久,七八日之后,灵帝忽然告诉刘辩,他不必再去上梁鹄的课了。
之后刘辩的生活变成了每五天各抽出两个上午分别去上郑玄和蔡邕的课,每天下午则继续雷打不动地去玉堂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