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的迟疑不是没有道理的,但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他没有想到,此番刘玄败亡已经是在所难免的事情,自己登基不但可以重新塑造一个正统,而且还能够借机让属下封侯拜将,让天下英雄归附。就其利弊而言,当然是利大于弊。而众位文臣武将的劝进,都没有说到点子上,直到他最为信任的耿纯,说出了他最想听的话:“大王手下的众人离开亲人,冒死相随,为的当然是建功立业、封侯拜相、光耀门楣。若大王不称帝,那么这些人的殷殷期望岂非要落空?他们还能继续在大王麾下拼死效力吗?”
闻言的刘秀立马顿悟,随后刘秀派人把守卫孟津的将军冯异与天井关守将、关内侯王梁等人从河内郡招来,以便自己了解四方的动静。二人闻命,星夜兼程的北驰而去。拜见了刘秀之后,刘秀当即向他们征求对于当下时局的看法,冯异说:“刘圣公的失败已成定局,大王应该顺应天意人心早登大业。正所谓:‘天予不取,反受其殃。’望大王明察。”
诸位将领纷纷赞同,刘秀见此,知道时机成熟了,于是悍然决定,登基称帝。
刘秀将登基的相关事宜,都交给了冯异全力主持,同时,刘秀还叮嘱众将领,在登基之前,不可以太过张扬。
自古每一个皇帝,都要将自己打造成顺天应命的形象,是为“真命天子。”而拥立天子最为核心的舆论力量,就掌握在士人的手中。可见士人自汉武帝以来,其口中笔下的力量是何等巨大,他们如民心一般,可以让一个帝国崛起,亦可以让一个帝国败亡,因此,为了封住天下悠悠众口,刘秀登基还需要一个名正言顺的理由。
恰好此时,有个叫做强华的儒生从长安飞马赶来,此行强华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向刘秀献上一封谶符。强华是何许人也,他正是当年刘秀在长安求学之时的同窗,只是二人志趣不同,所以关系并不是很密切。如今刘秀之名声如日中天,威加海内、声震寰宇,昔日同窗自然会来寻一个好处。当然,从来没有无付出便得收获的道理,强华正是看中了刘秀目前急切需要一个晋升帝位的理由,便飞马前来,为刘秀献了一个名叫《赤伏符》的谶符。谶符上说道:“刘秀发兵捕不道,卯金修德为天子。四夷云集龙斗野,四七之际火为主。”
这句话云山雾罩的,但它的意思只有一个,那就是刘秀此刻登基,既是顺天应命、名正言顺。冯异闻听此谶符,自然喜出望外,继而借助它写下祝祭之文。
于是,在几番假意推辞之后,刘秀顺势登上了他梦寐以求的皇帝宝座,更始三年(公元25年)六月二十二日,冯异作为司仪,主持刘秀的登基大典,期间,刘秀带领诸将祝祭天地神祇,同时当众宣读祝文。自此,刘秀宣布改元为建武,并大赦天下。此外,刘秀还下诏将鄗城改名为高邑,作为自己的龙兴之地。
自刘秀起兵以来,历时久远,其麾下也逐渐聚集了一大批能人猛士。他们拥立刘秀为皇帝,自然也是想他登基之后,得以分一杯羹。最终,这些人得偿所愿,封侯拜将,得享尊荣。
几家欢喜几家愁,就在刘秀紧锣密鼓地进行登基大典、为众人封侯拜将之时,刘玄则步入了人生中的终结点。
epz80wx.comxsxs.cc</p>
yjxs.cc3jwx.com8pz</p>
kanshuba.cchmxsbiquhe.co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