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人多,再加上他们都是校园里的名人,打扰他们的人很多。他们想清净一下,独处一会,却是不可能的。他们俩聊的并不多,她只是向他问了几个简单的诗歌创作的问题,他却做了详实的讲解。
独到的见解,锐利的语言,彻底折服了这个曾经的高傲女神。
临分手前,左慧主动邀请周成林送送自己。
周成林迟疑了半天,还是答应了。
左慧在前,周成林在后。他们边走边谈,从泰戈尔的《飞鸟集》,到鲁迅的《野草》,从国外的新诗,到国内古典的格律诗,不知不觉间他们已经走到英语系的女生宿舍楼前。谁也没有提分手,谁也没有说再见,他们又由诗歌谈论到小说,谈论到散文,谈论到汪国真的爱情诗,又引出了秦观的“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当提到这句词句的时候,他们的脸上都不由地泛起了一阵红晕,幸好是夜里,月光又不明朗,谁也没有发现这一点小小的变化。
他们继续谈论着,直到看门的大妈催促,他们才恋恋不舍地分开。
一切就这样自然地发展起来,从那以后,左慧经常借着请教的理由来找周成林,每次周成林也都尽力向她讲解。直到左慧那篇《致大山里走出的孩子》在校刊上公开发表,周成林才发觉左慧是真的爱上了自己,他也发现自己真的爱上了这个活泼、可爱、美丽的女孩,他感觉到自己应该谈恋爱了,自己已经离不开这个女孩了,他对她的爱是真心的,是刻骨铭心的。原先的种种顾虑,他都抛之脑后,什么门不当户不对,什么家庭贫困,什么学业,好像都随着爱情这两个字眼烟消云散,土崩瓦解。
其实,从认识周成林的第一天起,左慧就深深地爱上这个从山里出来的浓眉大眼的男孩子,他不仅帅气,有才气,最重要的是他身上一股无法说清楚的东西。
直到他们频繁接触,频繁约会(确切地说应该是约会了),频繁的探讨,她才感觉到这个人身上说不清楚的东西是什么。是自信,是品格,是不屈不挠的、朴实而倔强的大山精神。她也相信自己爱上的这个男孩子一定会出人头地,出类拔萃,也一定会值得自己爱。
虽然,自己在农村中学做校长的老爸和做村妇联主任的老妈一再告诫自己处男朋友要慎重,一定要看家庭,看出身,找个有钱的,老子要能行的。但是,这些告诫都随着和周成林的接触,都随着对周成林爱情温度的上升变成肥皂泡,那样的不堪一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