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是这么说,冯夫人心里又愧又担忧,又是几日睡不好。
…
隔日,一架青顶马车,慢慢停在永国公府门口,是薛铸从新山书院回来了。
薛家子嗣不算凋零,薛铸是这一辈的长子。
冯夫人肚皮里出来的只有一个女儿,没有儿子,薛铸虽不是嫡子,却是自小养在冯夫人院子里,不出意外,将来要袭爵的是他。
他一下马车,先去怡德院见过祖母,再去拜会母亲冯夫人。
冯夫人问了几句在书院如何,薛铸只说一切都好,薛铸又问:“母亲,二妹妹可是五日后回来?”
提到平安,冯夫人目中微微一亮,说:“是,我正捱着日子盼着,如今大抵就快到了。”
薛铸说:“希望二妹妹一切都好,书院里的几个朋友连书也不读了,只顾问我。”
冯夫人心下不喜。
国公府是得大张旗鼓接人回来,就连圣上都听说了此事,在书房问过了薛瀚,京中的讨论是免不了的。
只是,他们议论来议论去,到底是因为平安身上的一桩婚事:早在平安一岁的时候,圣上就将薛家平安指给那位豫王殿下。
也难怪,连寒窗苦读的学子,都忍不住问薛铸了。
冯夫人便问:“他们问你什么?”
薛铸本是当笑话消遣,没想到冯夫人竟随着话题发散,他掩去尴尬,说:“也没什么,就是问二妹妹何时回家。”
其实不然,薛铸今年也有二十了,男人关心的是什么,他心里门儿清,他们话虽不直接,其实问的也是他的心里话??这么多年,薛平安还如当年容貌么?
当年,圣上就是听说薛家得了个“小仙童”,才笑着说:“朕这里正好也有一个小仙童,两个小仙童凑成一对,岂不美哉?”
这才给豫王殿下和薛平安指的婚。
薛铸记忆里,二妹妹自小可爱非常,就是个美人坯子。
可惜,模样再好的人,要是生在乡野,日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又怎么能好看依旧?
要知道,豫王殿下的一举一动,都能引发所有人的注意,就因为平安与他的婚约,当年平安走丢后,便连圣上,都令禁卫军找了个把月。
因有这层关系,薛铸在新山书院读书,脸上都有光。
即使平安走丢了,他还有两个妹妹呢,圣人一言九鼎,指婚是绝不可能收回的,说的是“薛家小仙童”,没说一定要薛平安,豫王只能和薛家女成亲。
只是如今二妹妹找回来了,若她的模样比不得“小仙童”之时,定会有许多人不满这门婚事,指摘声定不断,他又该如何面对同窗们?
离开冯夫人的院子时,薛铸心事重重。
走了几步,薛铸突的听到一声:“大哥!”
薛铸回过头,原来是大妹妹薛静安。
薛静安和薛铸并非同母,是另一个姨娘生的,当年薛铸、薛镐和薛平安都在冯夫人膝下养着,冯夫人自觉精力不够,便没有养着薛静安。
再后来,平安走丢了,冯夫人更不可能养着静安、常安,家里这两个女孩就都养在姨娘那。
即使如此,往日里也不会短着她们的用处。
便看薛静安一身姜黄海棠花织锦对襟,雨过天晴色八幅湘裙,头上簪着红色的宫花,此时,她站在檐下,朝兄长笑了笑,还真完全是大家闺秀的模样。
见薛铸停下脚步,薛静安:“大哥刚从书院回来?”
薛铸:“对,我给你和常安带了点小玩意把玩,让婆子拿给你们了。”
薛静安欣喜:“好啊,对了,平安还有几日要回来?”
薛铸:“也就这一两天了,按二弟那急性子,还不爱如实报行程,理应会更快。”
他叹了口气:“可算回来了,这么多年。”
薛静安点点头,笑道:“我也盼着她回来呢!”
兄妹二人说过话,薛静安径直去了亲生母亲林姨娘的院子,此时,林姨娘一边做着针线,手边的茶炉咕噜煮茶。
薛静安一言不发,林姨娘看了眼女儿,知晓她想的什么,道:“真没想到,平安还有一天能够回来,我原以为豫王的婚事,会落到你头上。”
不复在长兄前的自若,薛静安低着头,拧手帕,在指头搅了几下,道:“娘别说了,我心里头……”
难受。
但她不敢明说。
国公府所有人都在欣喜等待薛平安的归来,她怎么敢表示出任何一点的不愉快?
见女儿落泪,林姨娘给她倒茶,说:“哎哟乖乖,吃点缓缓,这门婚事本也不是你的,还有个常安和咱们争呢,如今二姑娘回来,常安也没得,指不定怎么气呢。”
薛静安依然搅弄着手帕。
薛平安走丢后,大家虽然嘴上没提,其实心里头都明白,公府与豫王的婚事,大抵是落到薛家庶出女儿头上。
而薛静安是家中长女,今年十五,也有人上门说亲,可门第再怎么比,不可能比得上王府。
这倒是其次,今年宫宴,她与几个闺秀走错了路,偶然瞥见豫王一面,少年当真仙姿佚貌,鸣珂锵玉,威严天成,器宇不凡,一刹让多少闺秀心中震荡。
还有胆大的姑娘,直接与薛静安说:“真羡慕你……”
几人心照不宣,她们在羡慕什么,薛静安当时便红了脸。
她私心底,盼着婚事到自己头上。
现在倒好,全落空了。
然而,不止这张令人艳羡的婚事,薛静安一想到薛平安小时候那么受宠,她心内惶惶,这让她更意识到,她只是薛家庶女。
尽管自己学足了嫡长女做派,而如今,永国公府的真正的嫡女,却要回来了。
正当薛静安擦了泪,外头丫鬟脚步匆匆,高声:“大姑娘,二姑娘回来了!老爷让速速去大门口接呢!”
薛静安一愣,怎的这么快?
林姨娘提醒她:“你双目还是红的,快敷点白粉,仔细叫人瞧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