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洪少荣会被那位工部尚书看上眼,收了当弟子还是因为那位尚书的老娘对洪少荣看顺眼了,拉着他的手不放一个劲儿的说要认他当孙子。还说家里没一个孩子长得顺眼的,就是最小的孙子都胡子拉碴的,老太太看着就嫌弃。合着弄了半天这老太太还是位外貌协会的。
说来也是洪少荣的运气好,那天去县学里报到过后就请王冬晨的师傅(那位武举人)吃饭,本来是打算请他去大酒楼吃饭的,不过王冬晨的那位师傅却说大酒楼的饭菜贵不说味道还不地道,既然要吃就应该找本地的特色小吃。又说这里他熟,然后就带着洪少荣他们拐进了一家老字号的小面馆里面。根据王冬晨的师傅介绍这家店有上百年的历史了,别看店面不起眼,但是这里面的老汤绝对地道。那汤头打从开店以来就用文火在那儿熬着了,一直到现在就没断过,可见那汤的味道有多地道。
可以说,到了吴州县不来这家陈记小面馆里吃上一碗面那简直就是白来了,也可以从中看出这家小面馆隐约已经成了县里的特色小吃。而正好那个工部尚书带着老娘回来省亲,路过吴州县听到当地官员介绍就来了这家陈记面馆吃面,然后就遇到了洪少荣,那老太太当时一看到洪少荣就打心眼儿里喜欢,再加上年纪大了就喜欢本着自己的心意来行事,所以当时就拉着洪少荣的手一个劲儿的嚷着要认他当干孙子。
老太太还拉着洪少荣的手对自己的儿子说:“你们长得都丑,还是我干孙子长得好看,看着就让人心情愉快。”不怪老太太会这么说,主要是老太太都八十的人了,这位做尚书的儿子都六十多岁的年纪,最小的孙子年纪都三十多了,大腹便便的,跟洪少荣这样的气质美男比起来自然是丑的很。
那位工部尚书对于老娘说的话也是相当的无奈,只得无奈的跟洪少荣解释,然后就跟他聊起来。聊天的时候这位觉得洪少荣说话做事都挺合自己的眼缘的,再加上老太太在当中说话,后头老太太提议让自己儿子干脆收洪少荣当学生吧,这样她以后还能多看到他。
那位听到老太太的提议觉得可行,虽然洪少荣将近二十才考中了秀才,但是混官场的不是八股文写的好就能往上升,主要还是要会做人会做事,除非你有很硬的后台,可以不用自己努力打拼就可以拥有一切,否则哪怕是考了状元该落魄还是得落魄。再加上他也考校了一下洪少荣的功课,觉得挺有潜力,没有任何人教光靠自学居然能把基本的东西学的那么扎实,可见其人的天份。
再加上洪少荣是今年乡试的头名,那位尚书觉得洪少荣的功课底子很扎实,只要有他在一旁再做些系统的指导,三元不敢保证,但是考中进士肯定是轻而易举的。于是这位想了想,觉得收洪少荣当学生也挺不错的,于是就同意了老太太的提议。
只能说洪少荣的运气异常的好,出门吃个饭居然都能碰上个老师来。
碰到这样的好机会洪少荣当然是不会错过的,当下就让小吃店的老板给泡了一杯茶,自己先跪地上结结实实的给那位尚书磕了三个头,然后又恭恭敬敬的端了茶给那位喝,那位尚书做官这么多年什么样的人没见过,但是当洪少荣态度这么端正的给行了最庄重的拜师礼时,心里还是很满意的,觉得这个学生没白收。以后对洪少荣这个学生态度愈发的亲切了,当然了,这个都是后话。
王冬梅看完信,再一次感叹这位堂姐夫的好运气,以后凭借着他自己的努力和经营,再加上这位当尚书的老师在后面相助,以后在官场上肯定是要扶摇直上了。根据王冬梅所知,这位工部尚书当初可是探花,因为在农业上有建树,所以皇帝直接就给了他一个管农业的实缺,而不是去所谓的翰林院熬资历。要知道这个朝代重农重商,凡事在农业方面有建树的以后升官就快,还有很大的机会与那些文官一起进阁老院,这也就意味着洪少荣拜的这位工部尚书老师以后很有可能会成为下一任的宰相。
只要不是犯了不可饶恕的错误,或者皇帝本身的问题,那么他就可以成为洪少荣在官场上最坚实有力的一个强大后盾。
饶是王冬梅不懂官场上的事情,但是看了王冬雪的来信后也已经预料到,以后老王家要出一个当大官的侄女婿了。这意味着什么,这就意味着以后王家会少许多的麻烦,毕竟大家不看僧面看佛面,就算看在洪少荣那位尚书老师的面子上那些动心思的人多少也会考虑一下要不要给王家找麻烦。
王冬梅摸着下巴自言自语:“工部……管理农业……就是种地,种地的话需要种子种子……种子……对,种子!”说起种子,王冬梅的眼前顿时一亮,一个想法从脑海中一闪而过,渐渐成形。(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手机网(qidian.cn)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