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Ctrl+D )
当前位置:书香世家>其他类型>我在现代留过学> 第214章 开心的王安石

第214章 开心的王安石(1 / 2)

第214章 开心的王安石

黄履的请郡,自然是不会批准的。

但,来自御史台的弹劾,也不会停止。

于是隔日,黄履继续上表请郡,言辞更加谦卑。

然后继续被挽留,两宫在诏书里,说了黄履不少好话。

然而,越是如此,来自御史台的围攻就更加猛烈!

终于,七月已亥(初七)日,黄履第三次上表请郡的时候,他的请求被批准。

龙图阁直学士、中大夫、御史中丞黄履罢知越州。

随着黄履被罢,黄降被贬,蹇序辰自爆,自熙宁八年以来,一直为新党把持的御史台,在今天终于出现了裂痕。

旧党色彩的大臣,开始在御史台占据优势。

而且下一任御史中丞,也很有可能将从旧党大臣中产生。

天下君子正人,弹冠相庆。

据说,在陈州的司马光,知道了这个事情都开心的在晚上加了一道菜。

然而,旧党群臣没有高兴太久。

七月庚子(初八),从大名府传来消息。

元老、持节汝武军节度使、检校太尉、北京大名府留守王拱辰重病!

其子请求到西京洛阳医治,两宫担心他在路上嘎了。

所以没有批准,但循例遣太医问诊,并赐给御药。

王拱辰病重,一下子就勾起了汴京城很多人的回忆。

好多庆历新政的旧事,因此被人重新回忆起来。

赵煦则假装不知道这个事情,没有任何表示。

私底下,赵煦甚至让冯景在这天晚上多加了一道菜来庆祝!

对赵煦而言,王拱辰这个老东西,和王珪一样属于好死!

因为这个老东西,曾经的所作所为,一直让赵煦不齿。

甚至就连旧党,也有很多人不齿!

当年庆历新政,这个老东西,先想方设法的贬斥范仲淹的好友滕子京。

贬了人家还不过瘾,居然要挟起仁庙来。

一定要痛贬滕子京,否则,他老人家就闭门不出。

其后,抓住杜衍女婿苏舜钦的小错,以点带面,将整个新政集团一网打尽。

熙宁变法,他依旧是冲锋在前的反变法派。

同时也是洛阳耆英会的九位创始元老之一,他自己还在大名府组了个同年会。

以上种种,足以证明这个老东西,属于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他反对一切变革,反对所有变动。

原因?

他原籍开封府,还是开封府的状元!

本身就是开封形势户和权贵们的利益代言人!

看看他在汴京城里的豪宅就知道了,盈槛三百,里外六重!

这可不是天子赐宅,而是他自己花钱买的民居、土地并扩建而来。

在汴京城,这样的一栋豪宅,没有个百万贯,想都不要想。

这还仅仅是买地买宅的钱,府邸修建不在其中。

问题来了,王拱辰的钱哪里来的?

所以,赵煦要能看他顺眼就奇怪了。

……

就在王拱辰重病的消息,传到汴京城的时候。

程颐终于进入了汴京城。

程颐入京前,先改道到了陈州,拜访了司马光。

与司马光秉烛夜谈,听司马光说了很多那位少主的事迹。

在司马光口中,程颐得知,那位少主的气度和仪态‘几有祖宗法度’,其聪俊更是‘俨然当代成王,实有圣主之智’。

于是,程颐更加忐忑。

他回想着亡兄临终的叮嘱,摩挲着程颢临终交托给他的《识仁》一书,于是,竟有几分战战兢兢的感受。

于是,程颐决定,先去文彦博府上拜访,然后再去张方平、孙固、韩绛、吕公著等人府邸。

可惜,程颐到了文府递了拜帖,却并没有得到文彦博的接见。

只有文彦博的儿子文宗道出来,和他寒暄了一阵,然后就告诉他——家严抱病,不便见客。

程颐不明所以,只能拜辞出来。

等他到了张方平府上,才真正知道原因。

“文宽夫这个老匹夫,把一个孙女送到宫里面了!”

“他这是打着让文家之女当皇后的想法!”

程颐听完,心里面大吃一惊:“文太师,居然送孙女入宫?!这想让文家变成外戚啊!”

外戚和士大夫之间,可是有壁的。

外戚只能富贵,最多给天子充当打手。

而国家大政,却一个字也不能议论。

不然,就会被士大夫暴打!

彼此的政治地位,更是完全不对等!

外戚一旦被人抓住把柄,御史言官和朝野内外的压力,足以让人郁郁。

宰执重臣呢?

就算做错了,了不起也不过是去地方转一圈。

熙宁以来,君子正人被贬了那么多,最后还不是一个个都成了元老重臣了吗?

换个外戚,做错了事情试试看?!

高遵裕丧师灵州就被一撸到底,最近中风了才得恩旨起复来冲喜。

而韩绛当年攻略罗芜城,捅出那么大的篓子,也照样可以在十多年后拜相。

张方平一看程颐发呆的样子,就知道程颐在想什么?

顿时就调侃起来:“正叔是不是在想文宽夫为何如此?”

程颐下意识的点点头。

张方平大笑道:“还不是子孙不争气,却又想着维持他文家的富贵!”

“当年向文简之父,见诸子庸碌,忧心将来,于是在母丧之时,悄悄的瞒着他人,将其母葬在一块方士说:绵绵之岗,势如奔羊,稍前其穴,后妃之祥的百姓菜地里!”

“以老夫之见,文宽夫如今也就是没了老母,不然搞不好,也会有样学样!”

程颐听着,忍俊不住的笑了起来。

这桩公案,他也听说过。

据说当年,向家人不止是悄悄葬母,还是趁夜无人做的事情。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