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宇迪是最省心的,他就负责默默解题。
贺子翔喜欢想尽办法给出一个古怪的解答,并寻求优化可能。
赖一宁热衷于把简单题目复杂化,加上更难的限定条件供大家训练。
最麻烦的就是李颜,他总是要把具体题目结合现实情境,抽象总结出泛用性的问题,并不断优化问题本身……
“套路其实是一种工业化成熟化的体现,如果能将某一类型的题目总结出套路与公式来,乃至给出泛用性的通解,意义更为深远。”
这位初二学生如是说。
老师们非常无奈,合着是学生培训老师来了?
李颜提出来的问题,都特么能当一些论文的研究课题了,哪里是在课堂上能解决得了的?
但这群孩子还就能讨论出来个一二三四,甚至真有一种研究课题的感觉了……
李颜很热衷于跟老师们交流手机系统、智能手机软件之类的问题,但这群负责竞赛培训的老师也给不了令他眼前一亮的建议。
华大计算机系的那位年轻的教授助理对此很感兴趣,表示或许可以通过华大教授的人脉,给李颜拉一些相关行业的技术人员认识认识。
李颜表示非常开心,并询问是否提供实验室。
一下把这位助理给问懵逼了。
“这里不缺人才,你虽然非常非常优秀,但想要在上京获得优待,还需要拿出更亮眼的成绩。”
“行。”
李颜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创族毕竟是新北本地企业,恰逢老板又愿意扶持本地人才——临江有不少企业家都有这种情怀。
加上新北市官方也给了不小的支持,创族才能给出实验台这种条件。
“本地”也算是李颜该攥在手里的强大竞争力。
他越发觉得自己选择留在新北中学上华大少年班的决定是正确的。
就看这个少年班是怎么一个规格了,还有继续讨价还价的空间。
赖一宁跟贺子翔把题目升级为ps版本又丢回给老师,按理说倒也不是什么头大的事情。
解答得了就费点脑细胞,解答不了就“这种题目竞赛不会出的”。
尴尬的点就在于,四个孩子会绞尽脑汁想出答案,然后再给刚刚选择了逃避的老师看看。
逃得了和尚逃不了庙啊。
答案都摆在你面前了,是对是错总得有点指导意见吧。
于是老师们每天的备课就成了一件颇有压力的事情。
当然,往好了说这叫学生与老师互相促进,共同进步。
就是这么培训了一个多月,老师们竟然逐渐被李颜带歪了,九个人天天讨论得热火朝天,压根分不清谁是老师谁是学生。
也算是一种难忘的体验吧。
12月15日,又一年生日,qq跟微博噼里啪啦冒出来一堆生日祝福,让不喜欢也不习惯过生日的李颜非常不适应。
不管怎么说,被人挂念总是幸福的。
韦韵之没有说生日快乐,而是发来了一张去年今日蓝裙翩翩的照片。
几乎就是李颜画画时脑海里场景的复现。
“怎么会有这么高清的照片?”李颜问。
“那天我们学校来了摄影社的。”韦韵之答,“这张被我收了,不给他们发出去。”
“那现在?”
“生日礼物嘛。”
真的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