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Ctrl+D )
当前位置:书香世家>都市言情>超级军工霸主> 第六百九十三章 双三角~翼OR无尾三角~翼

第六百九十三章 双三角~翼OR无尾三角~翼(1 / 2)

魏鸿坤,资深的空气动力学专家,只是十余年来致力于研究鸭~~翼布局,虽然是空气动力学的前沿领域,但并不是美、苏两大航空强国所引领的主流航空技术,多少有些偏门,要不是杨弘毅在歼9的数个设计方案中,有几个引入了鸭~~翼布局,估计中国航空学界都不知道有魏鸿坤这个人。

饶是如此,随着歼9的下马,以及在其基础上改进的十号工程选型方案的落选,魏鸿坤再次被人们遗忘在角落,其辛苦半生研究鸭~~翼布局的专业论文,也被业界当做一种可敬的技术尝试,丢入故纸堆中,再也无人问津

却没想到竟然引起卢嘉栋的关注,不仅如此,还从论文的只言片语中,品读出魏鸿坤为鸭~~翼布局而付出的努力和艰辛,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在航空气动领域尤为如此,

要达到一个完美的流体动力学结构,其中的理论验证、数理运算以及风洞试验,多得令人恐怖,即便是在机体上加装个立刀式的天线,或是增设一个凸起的设备舱,因为气动外形的细微变化,也要进行成百上千次的数理论证,才能付诸实施;

然而这些费尽心力的尝试和验证,不一定能获得满意的成功,却往往伴随着难以想象的失败,鸭~~翼布局便是其中一个最好的佐证,毕竟不是每个国家都如美苏那般,有着超强的航空技术研发能力和配套工业体系;

特别是在航空发动机领域,这个号称工业皇冠上的明珠,可不是随随便便那个国家说搞出来就能搞出来的,正因为如此,在整个技术和动力系统不如人的情况下,很多国家为了能拥有比肩美苏的新锐战机,不得不另辟蹊径,寻求第三条出路;

鸭~~翼布局就是在这个背景下渐渐成为一个研究方向,因为人们发现,在战机前沿加装一个可控舵面,不但可以在飞行时给飞机增加一个向上抬升的涡流加力,而且在机动时也可以在改变涡流方向的同时,赋予战机更强的机动性,从而达到在降低动力输出的同时,拥有不亚于美苏先进战机的机动性和爬升率。

正因为如此,鸭~~翼布局在航空第二梯队的欧洲非常盛行,因为这种布局并不需要制造难度和工艺水平超高的大推力重型涡扇发动机,仅需要难度稍低的中等推力发动机即可实现不弱于美苏战机的性能和技战术水平,

所以,欧洲航空工业强国法国率先将鸭~~翼布局当做一个重点方向加以研究,随后北欧军工强国瑞典也对其进行理论探索,紧接着英国、德国也相继加入,到最后就连中东空中霸主的以色列也耐不住寂寞,开始对鸭~~翼布局一探究竟!

魏鸿坤正是在这个潮流中看到某种可能性,要知道中国的航空工业基础还不如欧洲,在涡扇发动机领域更是存在难以想象的巨大差距,如果能够有一种方法,将在降低发动机推力的同时,拥有极强的空中机动能力,那对中国战机来说无异于是天大的好事情。

于是他果断的放弃了在当时堪称航空领域显学的苏式战机气动研究,转攻不被美苏所接受的鸭~~翼布局,为此不得不从零开始,得不到高性能计算机的支持,就用手摇式计算机验证自己的数据,手摇式计算机坏了,就干脆用算盘接着算;

为了能在一次宝贵的风洞试验当中,获得更多的数据,他每次都制作十多个鸭~~翼布局模型,弄得风洞试验台的工作人员对他牢骚不已,就这样在一次次的失败、一次次的尝试之后,魏鸿坤终于隐约触碰到了鸭~~翼布局的核心技术,

然而这个极为切合实际的空气动力布局,却因为与当时航空学主流格格不入,加之在研究过程中,失败的次数太多,迟迟不能给上级领导一个信服的确切数值,他的鸭~~翼布局研究便被打入冷宫,唯一的成果只剩下一堆毫无生气的废旧图纸,以及几篇无人问津的论文

所以当卢嘉栋说出鸭~~翼他很惊讶,点出那几篇论文更是震惊,但旋即藏于内心深处的遗憾和无奈,便如同被打开的潘多拉魔盒一般,瞬间充斥充斥全身,让他没来由的羞愧、懊恼、不是因为卢嘉栋点破心中的伤痛,只是那种未尽全功的遗憾使然

冷笑、尴尬、沉默以至于遗憾的凝重,魏鸿坤一系列神情的变化,落在卢嘉栋的眼里,也是让他稍稍楞了一下,虽说他也清楚,自己兵工领域的所谓“权威”未必能入得来在座众位航空专家的法眼,但却也没有就此立威,将众多专家一棒子打死的想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