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负难料。</p>
此时杨明心中浮现的唯有这四个字。</p>
正如最初,他对龙城杨家一无所知一样。</p>
从前他对柳家也一无所知。</p>
只因入了京城,让尉迟林虎开展情报工作之后,他才从别人的口中,得知曾经的柳家有多可怕。</p>
龙城杨家四世两封王,关中柳氏一门三宰相。</p>
学会文武艺、卖与帝王家。</p>
文人寒窗苦读数十载,是为了当文臣。</p>
而宰相则是文臣的尽头,一门三宰相便代表了柳家在大兴开国二百余年来,始终站在了大兴文人的顶端。</p>
当年宋赵广狼狈逃到江南,东躲西藏,甚至在海上躲了三年,全无帝王气派。</p>
后来直到中兴四将带领各自的厢军,奋起勤王,联手拒白国大军于江南之外,再三请求,宋赵广方才肯从海上回来,定都永宁,与白国商定炎江合议。</p>
平心而论,宋赵广实在算不上是什么英明神武,能虎躯一震,便叫人纳头就拜的千古一帝。</p>
文武百官多数被俘,大兴南迁后起初连架子都搭不起来。</p>
而那时候宋赵广的大掌柜,大兴的“擎天柱”,杨明的便宜岳父也被夷人抓了,还在白国当阶下囚呢。</p>
是柳公绰和周耕读二人出面收拾的烂摊子。</p>
他们替宋赵广招揽在野遗贤,填充朝堂,又与白国谈判,放回来一批不起眼的文官,方才把这个几近灭亡的国家,重新搭起了架子。</p>
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仅论财力,国力,大兴似乎比在中原的时候更强盛了。</p>
谁也不能否认柳公绰的功劳。</p>
而柳公绰何以能振臂一呼,便唤来那么多在野遗贤?</p>
盖因柳家二百余年来的经营,他们是文坛之领袖,文人之魁首。</p>
他到江南后,极力宣扬宋氏皇族才是中原正统,天下文脉在大兴,叫文人们切不可投降蛮夷,成了那寡廉鲜耻之人,遗臭万年啊。</p>
文人都是一群极好名声的人。</p>
比起金银财宝,他们更在乎的是生前身后名。</p>
正因作为文坛领袖的柳家后人,柳公绰下了如此论调,北地的文人始终不曾反击,天下人便信以为然。</p>
可是换句话说,他能做得到的事情,他大哥柳公卿便做不到吗?</p>
答案是否定的。</p>
若然这二十多年,柳公卿也替白太祖这么卖力吆喝,宣扬谁入主中原谁便是天下共主,天下文脉当在白国,那文化中心早就跑到白京去了。</p>
别以为这不可能。</p>
文人的笔,骚客的嘴,都是骗人的鬼。</p>
只要他们愿意,是真的能把黑的说成是白的。</p>
哪怕三五年不行,十年八年,二十多年的时间,一代人的成长,足以将一个人从头到尾都洗脑一遍。</p>
柳公卿之前始终没有这么做。</p>
原先杨明以为,这是因为柳公卿也顾忌自己的名声。</p>
他投降了白国,已经叫人跌掉了眼珠子,若是再为白太祖站台吆喝,后人或许会被文字欺骗,但时人一定会痛骂他是卖国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