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Ctrl+D )
当前位置:书香世家>女生耽美>最好金龟换酒> PART9 旧梦 · 三

PART9 旧梦 · 三(1 / 1)

刚到古巴的人们大概都会心存疑惑吧同样是商店和餐厅,为什么有些地方大排长龙,有些地方却门可罗雀过一阵子你才会恍然大悟,紧随而来的却是黯然心酸。古巴政府实施“一国两币”的制度,市面上流通着两种货币:本地比索和cuc可兑换比索。本地比索是政府向民众发放的国家货币,cuc则是以外汇兑换的新货币,国内一切进口和高档商品,都要以cuc购买,包括出租车,旅游业相关的消费以及一切被认为是奢侈品的消费活动。古巴的大街小巷也因此充斥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商店:有些以cuc标价,有些以本地比索标价。

两种货币把一个古巴分成了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1个cuc约等于1美元,24个本地比索才相当于1个cuc。在本地比索店吃一个三明治大约花费710比索不等,而在cuc店则至少需要34个cuc;本地比索店的冰激凌甜筒售价12比索,而在cuc店买一个进口雀巢冰激凌至少也要花费12cuc,价格相差整整24倍;在cuc餐厅吃一顿普通饭菜至少需要花费十几个cuc,这是很多古巴人整整一个月的工资,就连一个资深医生的月薪也仅有二十几个cuc而已 。

cuc这种货币的存在总令我想起二三十年前中国的“外汇券”。在市场供应还非常紧张的那个年代,国人只有使用外汇券这种特权货币,才能买到进口的“高档货”和紧俏商品。然而和古巴的cuc比起来,中国的外汇券能够被使用的场所还是比较有限,大多是宾馆、友谊商店、免税店之类,不像古巴的cuc店那样遍布大街小巷。尤其是在外国游客最多的哈瓦那老城区内,几乎是每走几步就会有一个cuc店,出售包括饮料、食物、烟酒、手工艺品,甚至衣帽鞋袜在内的各种东西。

对于中国当年的外汇券,我的脑海中只有一点点童年时代模糊的印象,可是在古巴见到的“一国两币”现象却是此行最大的震撼。哈瓦那建筑美观繁花似锦,本来应该是美好的旅行体验,可是手持这特权货币,我的心情却一落千丈,整趟旅程都笼罩在一层阴影之下。我讨厌这种货币,讨厌这种特权,讨厌这种不公平。

如果是在一个国营cuc餐厅吃饭,我们两个一顿饭就要吃掉至少二十几美元,是一个古巴人一到两个月的工资。一想到这里,简直让人连饭都吃不下去。连旅行指南书都苦口婆心地恳请游客“尽量付小费,这对于改善当地人的生活至关重要”。cuc餐厅的顾客主要是外国游客,因此服务员往往能赚到以当地标准来说相当不菲的小费,难怪这已成为当地人眼中的“肥差”,连医生和老师都想当服务员。古巴人天生热情浪漫,音乐家极多,为了多赚一点钱,音乐家们也纷纷将目光瞄准了cuc餐厅这块“肥肉”,几乎每间餐厅都会有各种各样的当地乐队轮番进驻表演。他们才华横溢,唱功远超大多数明星,只是我一边吃饭一边看他们表演,心里却总是惴惴不安该给多少小费才合适呢

以我们两个背包客的眼光看来,古巴并不能算是一个便宜的国家,尤其是当你要以cuc来消费的时候。而且大多数cuc餐厅的食物不但水准平庸,连份量也对不起那个价钱。那么不如“转战”便宜的本地比索餐厅我们瞄上了那家看起来不错的“ z”餐厅,可是门前的队伍之长令人马上心生退意。我们混在当地人中排了十五分钟,那条队却几乎没有移动过。天气又热得叫人发狂,我们最终还是放弃了。铭基一边流着汗一边说:“算了,这家店这么受欢迎,我们两个外国人,还是不要跟当地人争了。”

最后我们只好去了一间以cuc标价的咖啡店,因为卖的是汉堡、三明治、比萨和意大利面这样的快餐食物,价钱比正规的餐厅要低一些。我们选了感觉比较保险的意大利面,结果端上来一看真是惨不忍睹。我从来没有吃过这样的意大利面面条不但完全没有面的味道,而且吃到口里软得像一团浆糊。面条上堆满了我平生所见最劣质的奶酪,切碎的香肠尝起来全是化学添加剂的味道。我们两个相对无言,只好默默地吃了下去,可是吃完以后也完全没有饱的感觉。一向最爱美食的铭基同学吃得非常痛苦,直说这是他尝过最烂的食物。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