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得三四日,南京城落了场雨,雨停之后,天朗气清,秋风送爽,绿英濯露,丹菊渐开。
林瑜抱了几张熟宣去六角攒尖亭子里画菊,才铺开纸,便有人传话,道是芸娘来了。
“将她请到这边来。”
林瑜将那张熟宣连带画笔重新收起,交代丫鬟们送进屋中,又让端上好茶糕点招待。
芸娘心细,上回聊闲说的还多是针绣品,这回则提起了外边的趣事。她谈吐言辞落落大方,怎么也不像那天夜里,满口成脏的闹事娘子。
林瑜边听芸娘说,边拿起彩绳打格子。
芸娘说到要紧的地方,掺了两句俚语,林瑜等她说完,问道:“你方才说的有些话,我听着耳生,芸娘是外乡人?”
“夫人见笑了,我原是徽州县里的, 到南京有了四年,许多话仍是改不过来。”
金环忍不住好奇,“徽州府离南京好远的路,娘子怎么到了这儿?难道是远嫁来的?”
“自然不是,我为了摆脱这厮, 去告官都脱了层皮,又怎么肯为他远嫁?”
芸娘摇头,语气暗含不屑。
林瑜嘱人给她新上一杯花茶,问道:“那是怎么回事?”
芸娘见她好奇,心中成算又定了定。“夫人不知,此事说来话长,我祖籍便在徽州一个小县,家里有间药铺。谈不上大富大贵,却也不愁吃穿。可到了七八年前,附近常有倭寇侵扰,做些杀人越货的行当,渐渐无人敢去山上采药。”
“后来药铺开不下去,又因那帮倭贼侵扰,别的生计也难以维持,我们一家商量着要去徐州投奔一位远房叔伯,路上遇到流民起事,父亲为保护我与母亲,叫他们砍死了。”
芸娘长叹一道,“我与母亲才到南京,盘缠便已捉襟见肘,不敢再去别处,就此留了下来。”
林瑜听罢,眉心深深拧起,“倭寇有如此嚣张?”临海的地方还算说的过去,竟然流窜到了徽州府上下么。
芸娘倏地一怔,“也只是前些年,后来有将军带兵去驱倭了......”她含糊两句带过,不欲再提此事。
林瑜明白了这里是在总督宅邸,她多有顾忌,便也沉默下来。
芸娘又笑起来,“到南京稀里糊涂成了一次婚,忙不迭又与先夫和离,出狱后便与母亲住在一起,又去官府立了女户,这几年也过了下来。”
一番话兜来转去,总是能回到林瑜想听的事情上。
告夫和离,女户立身,这样的女子竟出现在了自己眼前,他还真是煞费苦心。
林瑜碰了碰磁坛中的茉莉花,嗅得香气扑鼻,“娘子真是好魄力,不止胆大心细,就连花儿也能养得好,难不成近来在卖花?”
芸娘眼前一亮,见机会来了,连忙道:
“夫人说笑了,街上卖花的孩童几多,我哪里争的过他们。我特意养了些花,是想要做些胭脂膏子来卖。”
“生意如何?”
“现在还没什么起色,还要等些时日。”芸娘笑,“夫人倘若不嫌弃,过几日,我将新制的胭脂膏子送来给您试试。”
“你辛苦做工,又要赡养母亲,我怎好白用你的东西?”
林瑜吩咐道:“金环,我妆奁里有一对金累丝牡丹耳坠,去给娘子拿来。”
她不曾穿耳,也用不上这样的耳坠,芸娘拿到后欢喜的紧,一叠声道了谢,“夫人心善人美,我改日一定多带几盒胭脂膏子,保管叫您用了满意。”
芸娘走后,林瑜兴致缺缺赏了会儿菊,喝完一盏茶,便回到西间小院。
金环见她到了书案边上,熟练地找出镇纸,压住纸张两角。
夫人每日都要对着字帖练字,少的时候写一张三尺的宣纸,多的时候能在书案边坐上好几个时辰。
“婢子虽不能识字,可也看得出,夫人的字已经与字帖上一模一样,为何还要每日都练?”
林瑜沉默片刻,她练的哪里还是字,耐性而已。
顾青川虽然讨厌,但他说的有一句却没错。
她的耐性,的确该再好一些。
日暮将歇时分,顾青川回了府,先进了趟前院,才到林瑜这儿来,与她一道用晚饭。
他好几日没在府中用饭,厨房特意备了满满一桌,清炖八宝鸭,糯米香菇肉丸,鲜橙酿蟹,木樨鲜藕汤,又有干香瓜茄,韭花摊鸡蛋,并着几样清炒时蔬。
荤素齐全,林瑜的食欲很快被勾了出来。
喜欢的菜式都尝过一遍,唯有那道鲜橙酿蟹,她看了两眼,到底还是嫌麻烦,只夹起碟中一瓣剥了皮的橙子。
顾青川不像她,直接叫丫鬟端了清水进来,净过手后拿起小银剪,慢条斯理在一边拆蟹。
两人用饭时的习惯相似,都不发一言,坐在一起,桌上只有碗筷偶尔相碰的声音。
林瑜吃得慢,夹了丸子回来,便瞧见修长手指抵着一碟蟹肉送到她这边。
林瑜尝了一口,味道果然不错,尝完蟹肉,又将碟子推了回去,目光满怀期许。
顾青川已经净过手,淡淡对上她的视线,对视片刻,他到底是重新拿了一只蟹,提醒道,“你下次装得像样一些。”
站着求人来了,使唤他连一句谢也不知说。
“好。”林瑜认真敷衍,将碟子里剩下的一只蟹也来给他。
夜里,林瑜进了净室沐浴。
她洗了许久,一直在想白日发生的事情,直到温水转凉,外面的金环催促第五遍时,才擦干出了净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