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Ctrl+D )
当前位置:书香世家>女生耽美>论语> 子路篇第十三

子路篇第十三(1 / 2)

本篇共三十章,所记内容集中在治政与道德两个方面,与以上颜渊篇似有一定的承接关系。在治政方面,本篇所录更为广泛,从远大的政治目标,到具体的行政环节,孔子皆有所论。在道德品行方面,孔子对不少似是而非的人格表现形态作了辨析。孔子的人格理想具有确定的内涵,因此,他反对用“乡人皆好之”这样简单多数的民意测试为衡量标准。完美的人格应是既能明辨是非,爱憎分明,又能与社会群体融洽相处;完美的人格应是既能持守大节,又能注重日常生活的细节表现。出现于本篇的“泰”与“骄”,“和”与“同”,“中行”与“狂狷”等对立概念,就充分反映出孔子在人格问题上追求完美的思考特征,这也是中庸原则在道德层面的具体体现。

131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

译文

子路问怎样治理政事。孔子说:“自己做在百姓之前,然后使百姓努力劳作。”子路请求再多讲一些。孔子说:“永远不要倦怠。”

132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1,举贤才。”

曰:“焉知贤才而举之”子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

注释

1赦:宽免。

译文

仲弓任季氏家宰,问孔子怎样治理政事。孔子说:“先使办事人员各任其事,原谅别人的小过失,举用优秀人才。”

仲弓问:“怎样能识别优秀人才而举用他呢”孔子说:“举用你所了解的人才。那些你不了解的人才,别人会舍弃不举用吗”

133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1,子将奚先”

子曰:“必也正名乎2”

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

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3。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注释

1卫君:指卫出公蒯辄。

2正名:辨正名分,使名实相符。

3阙如:存疑不言。

译文

子路说:“卫君等着您去治理国政,您将先做什么”

孔子说:“一定是先辨正名分”

子路说:“您就迂腐到这样啊何必要正名呢”

孔子说:“太粗野了,仲由君子对于他所不懂的事,应该采取存疑的态度。名分不符其实,言语就不顺于理;言语不顺于理,事情就做不成;事情做不成,礼乐就不能兴起;礼乐不兴,刑罚就不能得当;刑罚不得当,民众就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是好。所以君子定下名分,就一定可以言之成理,言之成理,就一定可以实行。君子对自己要说的话,一点儿都不马虎就是了。”

134樊迟请学稼1。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2。曰:“吾不如老圃。”

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3。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4,焉用稼”

注释

1稼:种植五谷。

2圃:种菜。

3情:诚实,真实。

4襁qiǎng:背婴儿的宽带或布兜。

译文

樊迟向孔子请求学种庄稼。孔子说:“我不如老农。”樊迟又请求学种菜。孔子说:“我不如老菜农。”

樊迟出去了。孔子说:“樊须真是个小人啊在上位者重视礼,百姓就没有人敢不尊敬;在上位者行事合理,百姓就没有人敢不服从;在上位者诚恳守信,百姓就没有谁敢不诚实。如果做到这样,那么四方的百姓都会背负着他们的孩子来归从,哪里用自己种庄稼呢”

135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1;使于四方,不能专对2;虽多,亦奚以为”

注释

1达:通达。

2专对:独立应对。

译文

孔子说:“熟读了诗经三百篇,把政事交给他,却不能把事办成;令他出使外国,却不能独立应对;虽然读了很多,又有什么用呢”

136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译文

孔子说:“他自身立得正,不下达命令事情也能实行;他自身不正,虽然下达命令,百姓也不会听从。”

137子曰:“鲁、卫之政1,兄弟也。”

注释

1鲁、卫之政:鲁国是周公的封地,卫国是康叔的封地,周公与康叔本是兄弟,当时鲁、卫两国国政也相似。

译文

孔子说:“鲁国的政事和卫国的政事,像兄弟一样。”

13:“善居室。始有,曰:苟合矣2。少有,曰:苟完矣。富有,曰:苟美矣。”

注释

1公子荆:卫国大夫。

2苟:聊且,差不多的意思。合:足。

译文

孔子谈到卫国的公子荆,说:“他善于处理家业。刚有一点儿财产,他就说:差不多够了。稍微增加一点儿财产,他说:差不多全备了。再多一点儿财产,他说:差不多是完美了。”

139子适卫,冉有仆1。子曰:“庶矣哉2”

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

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注释

1仆:驾车。

2庶:众多。这里指人口众多。

译文

孔子到卫国去,冉有为他驾车。孔子说:“卫国的人口真多呀”

冉有说:“人口已经很多了,还要做什么”孔子说:“使他们富足。”

冉有说:“富足后再做什么”孔子说:“对他们进行教育。”

1310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1,三年有成。”

注释

1期ji月:一周年。

译文

孔子说:“如果有人用我治理国政,一年可初有成效,三年可获得成功。”

1311子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

译文

孔子说:“善人治理国家连续一百年,也可以遏制残暴去除杀戮了。这话说得很对啊”

1312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1。”

注释

1世:三十年为一世。

译文

孔子说:“如有王者兴起,一定需要三十年才能使仁道遍行天下。”

1313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译文

孔子说:“如果自身端正了,那么治理政事还有什么困难呢如果不能自正其身,又怎么能端正别人呢”

1314冉子退朝1。子曰:“何晏也2”对曰:“有政。”子曰:“其事也。如有政,虽不吾以3,吾其与闻之4。”

注释

1冉子退朝:冉有时任季氏家宰,这里指退于季氏私朝。

2晏:迟。

3以:用。

4与:参与。

译文

冉有退朝回来。孔子说:“今天怎么回来那么晚”冉有答道:“有政事。”孔子说:“怕是季氏家事吧。如有政事,虽然不用我了,但我还是能知道的。”

1315定公问:“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

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1。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如知为君之难也,不几乎一言而兴邦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